动心忍性到底是什么意思?来,给你讲明白!
“动心忍性”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季氏》,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四十而不惑”后面紧接着的就是“五十而知天命”,而“动心忍性”就是形容一个人在经历了种种考验和磨难之后,内心依然保持平静,不为外界所动,能够忍耐各种困难和挫折,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具体来说,“动心”指的是内心的激动和波动,即在面对各种外界刺激时,内心能够保持平静,不为其所动;“忍性”则是指忍耐自己的性格和情绪,即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忍耐自己的性格和情绪,不为其所累。只有同时做到了“动心”和“忍性”,一个人才能真正达到“不惑”和“知天命”的境界,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因此,“动心忍性”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时,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忍耐自己的性格和情绪,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