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机可以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吗为什么


自从快充技术普及之后,身边许多朋友似乎患上了“充电症”。

电量不足时不再焦虑,因为很快就能充满。最近一条热搜引起了我的注意:“真的不建议手机电量耗尽再充电”。

进入话题后发现,专家建议我们在电量不低于20%的情况下及时充电。有人赞同,也有人疑惑:剩下的电量为什么不能用?这是真的吗?

除此之外,很多人对快充是否伤害电池、充电时需要注意什么等问题存在疑问。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手机电池的话题。

我们需要了解手机使用的电池类型。目前,智能手机广泛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与传统的镍镉电池不同,锂离子电池没有记忆效应,能够储存更多电量,且没有重金属污染。

锂离子电池也有其弱点,那就是害怕过充过放。将手机电量耗尽再充电,会导致电池内部锂离子过量嵌入晶格中,无法再释放,对电池寿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尽量避免将手机用到没电再充电。

那么,是否一着充电器就可以了呢?也不尽然。锂电池同样害怕过度充电。长时间插着充电器可能会导致电池内部的锂离子过量脱嵌,影响电池寿命。

手机厂商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通过电源管理功能,在手机充到100%时停止充电或转为小电流模式,避免过度充电。锂电池没有固定的“充电次数”上限,而是有“充放电循环”上限,即累计消耗完100%的电量为一个循环。

最好的充电方式应该是随时充电,“少食多餐”,尽量将电量维持在20%~80%的区间。无线充电的出现也为随时为手机回血提供了便利。

除了电量以外,充电时还需要注意一系列操作。锂电池还怕高温。在充电时玩手机,尤其是玩大型游戏,会导致手机温度升高,影响电池寿命。过热的温度还会降低充电功率。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充电或玩手机。

手机厂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推出百瓦快充技术。只要使用原装充电头,电流不稳和过充的问题就不容易遇到。而且,现在的锂电池经过多次充放电周期后,蓄电量仍能维持在初始的80%以上。

只要注意一些细节,如使用原装充电器、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充电或玩手机等,就可以延长电池寿命。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随时充电,不要等到电池亮红灯再插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