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准的话是什么成语


生命体征是机体活动状态的重要反映。过去,我们通常将呼吸、体温、脉搏、血压视为的四大生命体征。但你是否知道,“疼痛”已被公认为是第五大生命体征呢?

疼痛是一种与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复杂体验,涉及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多个维度。每位患者的主观感受都是独特的,而准确的疼痛描述是医务人员做出精准诊断的前提。在国内的门诊中,每三个病人中就有两个正经历着各种疼痛病症或症状。由于个体差异、疼痛性质和程度的多变性,让没有医学背景的患者准确全面地描述自己的疼痛情况并非易事。今天,让我们跟随疼痛科医生的指导,学习如何描述疼痛。

要确定“哪里疼”。根据解剖部位,疼痛可分为头痛、颌面痛、颈项痛、肢体痛、胸痛、腹痛、腰背痛等。在描述时,还需要加入左右、内外等确切分区。例如,胸痛时要说明是左边还是右边,心前区还是胸骨旁;腹痛时要区分是上部还是下部,是腹壁表面还是肚子内部。若疼痛部位难以明确,如内脏痛,或者全身多处疼痛无法具体指出,我们称之为全身性疼痛。

接着,要描述“怎么个疼法”。疼痛的体验因人而异,有酸胀痛、样痛、样、刀割样等多种表现形式。不同疾病可能有特定的疼痛性质,如面部样疼痛可能是三叉痛的典型表现。准确描述疼痛性质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

再来,要表达“到底有多疼”。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无血压、心率那样客观测量。但将疼痛程度以量化形式传达给医生,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目前,医学领域有多种评估疼痛程度的方法,如疼痛数字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语言评价量表以及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等。

除了上述关于疼痛的特定描述,还有其他方面也需要关注:

1. 疼痛发作的时间和频率:需要知道疼痛是首次出现还是反复发作,以及持续的时间、发作的间隔等。

2. 疼痛发作的规律:如白天痛还是夜间痛,活动或静息时是否疼痛,以及疼痛的诱发和缓解因素等。

3. 伴随症状:除了原发部位的疼痛,是否还有其他不适,这些不适与疼痛之间是否有关联。

4. 疼痛部位是否伴有异感:如蚁行感、麻木感等。

5. 是否存在痛觉超敏现象:如轻微的触碰、震动等能否诱发疼痛。

通过上述指导,你是否学会了如何准确表达你的疼痛呢?

本文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疼痛科行政杨东撰写,并发表于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