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小学
诗词,粒粒糯米香,片片粽叶情,流传千年,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让我们一同探寻端午节那些流传下来的诗词名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史长河中闪耀着苏轼的《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彩线轻缠红,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这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端午的温馨与美好。
张耒的《和端午》则深含哀思: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这首词将端午与忠魂紧密相连,令人感慨万分。
文天祥的《端午即事》则透露出一种怀旧之情: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对故人的怀念与新知的期盼交织在一起。
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烘》则描绘了端午时节的美丽景色:五月榴花烘,绿杨带雨垂垂重。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边贡的《午日观竞渡》则展现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屈子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舒頔的《小重山·端午》则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与敬仰:碧艾香蒲处处忙,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赵蕃的《端午三首》则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端午的情景:谩说投诗赠汨罗,尝闻求福木居士。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权德舆的《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则表达了对长辈的祝福与感谢: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殷尧藩的《同州端午》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年人的端午: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陆游的《乙卯重五诗》则描绘了山村端午的淳朴风俗: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羸躯亦点丹。
李之仪的《南乡子·端午》则表达了独自过节的孤寂之情: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贝琼的《己酉端午》描绘了端午节的阴暗天气与对屈原的怀念: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汤显祖的《午日处州禁竞渡》则表达了对屈原的同情与理解:独写菖蒲竹叶杯,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刘克庄的《贺新郎·端午》描绘了端午节游人的热闹场景以及对屈原的怀念:深院榴花吐,儿女纷纷夸结束。灵均标致高如许,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卢肇的《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则展现了端午节赛龙舟的激烈场面: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这些诗词描绘出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此佳节之际,让我们一同品味这些美妙的诗篇,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节日氛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