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是什么样子
最近,长沙岳麓区桃子湖出现了一种备受周边市民关注的“外来生物”——福寿螺。不少人纷纷前往捡拾并带回家食用。
福寿螺,已被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这种螺没有天敌,繁殖迅速,对水生植物如水稻和莲花构成了极大的危害。近几年,长沙后湖、月湖等水域附近都有福寿螺的身影。尽管被视为入侵物种,福寿螺在却被当作美食搬上了餐桌。市民们纷纷烹饪福寿螺,赞不绝口。
福寿螺的外观与田螺相似,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夜宵的热门菜品。需要注意的是,福寿螺体内可能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人们可能会被感染,出现头痛、、颈部强直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甚至死亡。专家提醒,看到福寿螺时要避免随意食用,如果确实想品尝,必须确保彻底加热。
说到的“吃货”本性,许多世界知名的外来入侵物种在并未泛滥成灾。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被吃货消灭得几乎失去“尊严”的外来入侵物种。
首先是亚洲鲤鱼。亚洲鲤鱼原产于亚洲地区,可以长成重达百磅的大鱼,却以生态系统为代价。在等地曾被引入用于清理海藻,但由于数量激增并逃逸到河流中,它们迅速泛滥成灾。然而在,鲤鱼是美味的佳肴,几乎很难在野外找到野生鲤鱼。鲤鱼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接下来是食肉的蛇头鱼。因其头部外形酷似蛇而得名。一旦在池塘或湖泊现,它们会吞噬一切能找到的食物。然而在,这种被称为黑鱼的鱼类却是餐桌上的常客。黑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还有疯狂的葛根。葛根因其快速繁殖而对环境造成严重。然而在,葛根不仅是中材,还是餐桌上的美食。葛根的根可以产生淀粉作为食物,其藤条还被用作绳子。在,葛根可以加工成葛根粉、葛根粉条等美食。
小龙虾也是著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克氏原螯虾是甲壳类中分布最广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它们适应性强、繁殖力旺盛,在却被做成多种美食,如油焖大虾、麻辣小龙虾等。口味丰富多样,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牛蛙亦是如此,虽然因其恐怖的外表和生腥的味道在一些横行霸道,但在却被厨师们巧妙地烹制成美味佳肴。
虽然一些外来入侵物种在暂未形成大的危害,但我们仍然应该保持警惕。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一个外来物种的引入有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对于外来物种我们应该特别留意并谨慎处理。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谭思敏整理综合潇湘晨报、科普博览、趣历史公众号、《生态科学》杂志的消息提供给了我们这篇有趣的文章。(食品报网整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