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说的断层是什么
世界气象日解读传闻背后的真相:从台风到人工降雨与雷电闪电解密天气真相
今天迎来了“世界气象日”,对于公众关注的关于气象的一些传闻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解读。通过科技日报的记者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家一起深入探讨了许多流传在民间的说法。这包括了台风登录地受影响的问题,人工降雨的问题,断层云能否预测等大家关注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传闻背后的真相。
关于台风登陆点风雨最强的问题,实际上,台风是一个复杂的天气系统,并不是简单地只在登陆点造成最大的影响。一个成熟台风的半径可以达数千公里,且风力分布不均。距离台风眼大约三十公里的地方,被称为眼墙的区域风雨最为猛烈。台风的影响并非只局限于登陆点。有时候,距离台风较远的地方也会受到显著影响。专家葛旭阳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接下来是人工降雨的问题。人工降雨并非凭空造雨,而是在自然云已经产生降水或即将产生降水的条件下进行的人工干预。适当的部位、剂量和时机是人工降雨成功的关键。专家景晓琴博士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介绍了人工降雨的两种方法:暖云催化和冷云催化。虽然人工降雨技术在灭火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但需要特定的自然条件。关于人工降雪中含有的碘化银是否对有害的问题,实际上,单位面积的含量远低于世界卫生标准,因此无需过分担心。
关于断层云能预测的说法,其实是人们对云天分界的一种误解。王巍巍老师表示,这种云天分界现象实际上是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结果,而非的预兆。“云”并不存在。
至于闪电是否会击中同一个地方两次的问题,实际上,避雷针的存在和使用就是为了应对雷电的多次。建筑物的高度会影响其被雷击中的概率。谭涌波教授举了广州“小蛮腰”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同时他还分享了我国雷电高发的地区以及雷电形成的原理。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高原的山暴相对较多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导致的。闪电是否会击中同一个地方两次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也是公众应该了解和认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分享,大家对气象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