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有必要学好几年吗


关于“兴趣班”,这是家长们再熟悉不过的词汇了。如今,哪个孩子没有涉足过几个兴趣班呢?哪位家长没有坐在教室外等待孩子下课呢?谁没在兴趣班上投入过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呢?

市场上,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层出不穷,网络上关于兴趣班的文章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么,当我们再次谈及“兴趣班”,还能挖掘哪些新的观点呢?

在陪伴我家大宝学习架子鼓的六年里,我观察到了很多关于兴趣班的真实情况。如果不是这六年的亲身经历,我对兴趣班的认识可能仍然停留在表面。因为许多家长送孩子去上兴趣班时,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最终往往是钱花了,孩子却没有真正坚持下来的兴趣。

我同样经历过许多试错和弯路。大宝第一次接触兴趣班是在幼儿园小班时,那时我们对于兴趣班的认知并不清晰,认为不一定是孩子喜欢的,因为孩子还小,他们的兴趣会随时改变。

大宝第一次学的是围棋,选择围棋是因为他觉得孩子太活泼好动,希望通过学习围棋能让孩子变得安静。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大宝并没有表现出对围棋的特别热爱,只是按照父母的安排去上课,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兴趣。

之后,大宝还学过主持、模特、声乐、街舞、英语和足球等课程。这些项目并不是一开始就全部学习,也不是每个项目都学了很长时间。唯一坚持到现在的只有英语和架子鼓。

对于架子鼓,大宝真正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因为这是他自己选择的。在学习过程中,他经历了从爱上到练习枯燥时的排斥,再到因学业压力而长时间不去上课,最终重新找回对它的热爱并取得了一定水平的过程。

每次陪伴他去上架子鼓课,听他敲击鼓点,我都感受到一种享受。大宝也喜欢敲击的感觉,他说在难过或心情不好的时候,敲一下鼓就能让他平静下来。

回顾这个过程,我时常思考,为什么学了这么多兴趣班,唯有架子鼓他能够坚持下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他六岁时带我去超市路过一个学乐器的地方时他表达出的渴望。他虽然很小,但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

基于这个经历,对于孩子上兴趣班我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首先父母可以替孩子选择兴趣班但要有试错的心理准备因为孩子的兴趣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经历而改变。其次父母需要明确送孩子上兴趣班的目的这样才能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规划并付诸实践。最后兴趣班始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天分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并有动力持续学习。

总的来说我认为家长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和目标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兴趣班中真正受益并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