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bn酷喵和优酷会员通用吗


多年未开电视,互联网智能电视的复杂“套路”令人感叹

近期,一位用户在网上吐槽新买的智能电视使用难度过高,开机广告、多个遥控器、繁琐的会员收费等问题让人头疼。这反映了当前互联网智能电视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也引发了公众对于这一领域的关注和讨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已经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全球智能电视的出货量持续增长。根据相关数据,亚马逊、LG、TCL等厂商成为市场主力。在这一繁荣背后,用户对智能电视的体验却普遍表示不满。功能强大的智能电视,并没有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欢乐,反而设下一些让人防不胜防的“坑”。

智能电视的“坑”主要表现在会员付费和广告等方面。用户反映,电视开机就要看广告,而且即便是购买了电视,厂家仍然强制要求观看开机广告以盈利。电视中内置的一些软件也会突然强制蹦出广告,只有看完广告才能继续观看。为了避开广告,用户需要充值成为会员,甚至需要每个月花费400多元。这种操作让人不禁疑惑:智能电视到底在追求什么?

同一账号下的会员服务,并不能在互联网智能电视的App中继续使用,仍需要收取额外的费用。比如一些视频会员在手机中开通后,在电视上并不能继续使用,需要额外缴纳一笔会员升级费用。这种操作让用户感到十分不便。智能电视对于老年用户也不友好,操作复杂,遥控器繁多。

虽然这些“套路”让用户感到困扰,但互联网智能电视仍然不得不这样做。电视的使用场景一般为家庭娱乐,广告主倾向于在电视屏幕上投放广告。电视厂家对于内置固件的有着更强的话语权,内置广告成为了常态。不过背后的原因仍然是平台方的成本在持续扩大。获得互联网电视牌照的公司有限,合作带来的成本也在持续扩大,只能通过增设电视会员来转嫁给用户。

尽管互联网智能电视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和争议,但仍有不少企业尝试创新和改变。例如芒果TV开发了“长视频+社交”的模式,通过小剧场、互动游戏等形式增加用户黏性。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AI的推动,AIoT成为各个企业的发展重点。智能电视可以通过生态联动满足用户的其他需求,打好口碑也能带动其他硬件的销售增长。互联网智能电视的商业化并不局限于会员付费和广告这两项,仍然存在多个实现盈利的方向和空间。

互联网智能电视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需关注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过于繁琐的“套路”可能会让用户失去兴趣并影响口碑。行业应寻求创新和改进方向提高用户体验同时保持合理的盈利方式以促进行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作者:陈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