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诗


云遮月这个词,不论是从字面理解还是闭上眼睛去想象,都有着无法言喻的美。在声乐领域,云遮月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所描述的嗓音,有时清亮如明月当空,有时沙哑如混沌遮月,却又都散发着不可抵挡的魅力。

京剧名家裘盛戎的嗓音,就有着云遮月的独特韵味。听过他的后生演唱,自然感受到他技艺的高超,但听他的录音,却发现现场感受与录音之间仍存差距。现今的人们似乎更喜欢刺激强烈的声腔,而对于云遮月这种婉约、内敛的美却未必能欣赏。这种嗓音却更贴近人心,更像是人生的写照。人在尘世中穿行,如月穿云,而云遮月的嗓音则是最能触动人心弦的美妙之音。

云遮月在诗歌中也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以小李杜的诗歌为例,杜牧的许多诗作都展现了云遮月的极致美感。他的诗中有清亮的月光,也有混沌的云层,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比如他的《泊秦淮》一诗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象,便是云遮月形象的具体呈现。而李商隐的嗓音也如云遮月一般,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乱云纵横的景象与明亮的月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韵味。

杜牧的《乐游原》诗中描绘了一种清亮之感,体现了他内心的盛唐情怀。而他的另一首诗《赤壁》则流露出沙哑之感,唱出了心中的哀愁。李商隐的《马嵬》一诗在乱云纵横的景象里唱出了明月般的清亮,而他的其他诗作如《无题》和《锦瑟》也都有着云遮月的独特韵味。这些诗句中的云虽厚重杂乱,但月光却依然清澈明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云遮月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这种极致景象,让人不禁想起陈鹏举笔下的云遮月,那种独特的美,真的是无法抵挡的。(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