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求生的键盘按键


关于电脑键盘布局的思考

大家对键盘肯定都不陌生,每天都需要和它打交道。但你是否曾好奇,为什么电脑键盘的按键不是按照ABCDE这样的顺序排列,而是采用了QWERTY这种看似随意的布局呢?这种布局方式似乎并不合理,对吧?

如果认为QW的使用频率不高,所以被放在了边缘位置,那么高频字母A、E也应该被置于中间位置才对。为什么它们也处在边缘位置呢?如果按照ABCDE这样的顺序排列,打字速度显然会快很多。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QWERTY键盘布局是由人Christopher Latham Scholes在1867年发明的打字机所采用的。这种设计是为了输入英语服务的,而不是其他语言。那么,为什么键盘的排序会设计成让打字速度变慢呢?这种设计看起来似乎有些反直觉。

实际上,这是有原因的。早期的机械打字机是通过敲击按键来驱动背后的撞针,将字母印在纸上的。如果按键按照ABCDE的顺序排列,打字速度过快的话,可能会导致相邻的撞针还没有归位就被抬起,从而使打字机卡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Scholes决定将一些常用的字母分隔开,以降低打字速度,避免机器“卡壳”。

这个名为QWERT的键面体系在1867年逐渐应用于各种商用打字机设备,并沿用至今。

也有人尝试挑战QWERTY键盘的地位。例如,在1936年,人August Dvorak设计了一种将高频字母集中在一起的打字键盘,称为Dvorak键盘。这种键盘的布局被认为更为高效。实际上,世界上最快的英文打字速度就是在Dvorak键盘上创造的。尽管Dvorak键盘具有这些优势,但它并没有被市场广泛接纳。

要撼动已经存在的QWERTY键盘的地位并不容易。毕竟,学习和适应新的键盘布局需要时间,而且人们已经习惯了QWERTY键盘的布局。更换键盘意味着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习惯,但习惯是很难改变的。QWERTY键盘至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