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点的公式是什么


随着设备过程能力的发展和应用,我们引入了过程能力指数系列。随着工业发展,为了更好地评估检测设备的测量能力是否满足质量特性的公差要求,我们引入了量检具过程能力Cg/Cgk。

Cg/Cgk是衡量一个检测工具测量能力的方法,主要用于评估量具内部的变差对整个公差带的影响。今天,我们将分享关于量具测量能力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见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误以为Cg公式与Cp/Pp/Cm公式类似。

Cg主要是评估量具自身的重复性,即量具对同一部件进行一致性测量的能力。合格的量具也会存在测量变异,但如果变异相对于部件公差过大,则表示该量具变化太大不适用于测量。例如,如果某内孔直径的公差是5mm,但重复测量值超过5mm,则无法确定内孔是否在公差范围内。与公差相比,量具测量值的变异应小于公差。Cg的计算公式中有特定的参数,如公差百分比K、公差带T、测量值标准差s等。

误区二:混淆Cgk与Cpk/Ppk/Cmk的概念和公式。

Cgk用于评估量具自身的偏移和偏倚,即量具平均测量值与官方参考值之间的差异。Cgk一起评估量具的重复性和偏倚。Cgk的公式包含公差百分比K、公差带T、测量值标准差s以及过程散布的倍数L。Cgk的值表示量具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误区三:误认为量具测量能力可以单独对量具进行评价。

量具测量能力的研究仅考虑量具自身是否满足质量特性公差带的要求,但还需考虑人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仍需要进行线性偏移、重复性、再现性等研究。目前,行业内一般将量具测量能力称为type 1研究,GRR称为Type 2研究。量检具的验收和周期性鉴定需先进行Type 1研究,再进行Type 2研究,两者均需满足要求才算合格。

误区四:误以为使用的测量件可以像过程能力一样随机抽取。

在研究量具测量能力时,应选择一个标准件或样件,该标准件或样件必须是由高一级精度的检测设备检定或测量的。如果没有标准件,也可以采用生产件,但只能计算Cg值。

误区五:不清楚重复测量的次数要求。

使用相同的量具在确定的检测位置重复测量至少25次,一般要求为50次。这一点与过程能力的要求不同。量具测量能力的计算可以利用专业软件如minitab或Qdas进行。

以上是量具测量能力的基本知识以及五大常见误区的分享。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制造过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