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煮粥一杯米放多少水刻度线
最近,BBC的一位美食主播分享的“煮米饭”视频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在这段视频中,主播展示了她的独特煮米饭方式:一茶杯的米要配上两茶杯水,煮成粥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处理。这种独特的操作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尤其是南方和北方的网友,他们针对“煮米饭时的水量控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网友们纷纷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还总结出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南方人用手掌测量水量,而北方人则使用第一指节进行量水。”
记者在观看视频后发现,主播实际上是在为即将制作的蛋炒饭准备米饭。在煮米饭的过程中,她使用了大量的水,使得原本应该是一锅干爽的米饭变成了粥状。随后,她通过一系列的处理使得粥变成适合炒饭的米饭。这种独特的做法自然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关于煮米饭的水量控制,网友们各持己见。有的网友表示他们通过手掌测量水位,直到水刚好没过手背为止。而另一些网友则坚持使用手指测量,他们认为加入的水应该高出米一指关节。这种南北差异究竟从何而来呢?
经过记者的采访了解,无论是手掌还是手指测量水位的方法,大多源于地域习惯与长辈的传承。有些受访者表示,他们是通过父母或老一辈传授的方式学习到这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测量方式,煮出的米饭口感也会有所不同。
在采访中,除了手掌和手指测量法,还有其他市民分享了他们的测水位方法,如刻度测量法、熟能生巧法、固定比例法以及随遇而安法等。
针对这一问题,烹饪大师郑勇表示,无论是用手掌还是手指测量都不能提供水米比例的标准答案。他强调,不同品种、储存期的大米以及烹饪方式都会影响水米比例。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使用带有刻度的量杯是更科学的方式。他还指出,要想煮出美味的米饭,需要不断地实践并熟悉不同条件下的水米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