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内存扩展对手机有啥影响
大家好,欢迎来到黑马公社。最近,黑马看到一则令人瞩目的新闻,中兴通讯的吕钱浩在微博上宣布了一个震撼的消息:他们的新款手机配备了高达20GB的内存,流畅得让人惊叹。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人认为中兴可能已经推出了市面上内存最大的手机。
在此之前,我对大内存手机的认知仅限于几款游戏手机,如ROG、拯救者、红魔等,它们拥有高达18GB的内存。但对于中兴这款手机的内存之大,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针对这一问题,有观点猜测中兴可能采用了类似vivo的内存融合技术。说到这个技术,瞬间让我兴奋起来。在开始之前,我想先解释一下闪存和运存的区别,以避免混淆。
所谓的闪存是用于文件存储的,比如我们手机上常见的8GB+128GB中的128GB部分。而运存则是用于程序运行的临时存储空间,例如8GB。根据vivo的介绍,他们的内存融合技术是通过调用部分闪存空间来扩充运存,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的使用体验。这种技术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虚拟内存技术。
除了vivo之外,小米、荣耀、OPPO等厂商也在积极研发和推广内存融合技术。虽然各家叫法不同,但本质上都是虚拟内存的实现方式。
虚拟内存技术其实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技术,可以追溯到PC时代的Windows系统。通过将部分硬盘空间作为内存使用,虚拟内存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在手机领域,采用虚拟内存技术后,我们以后在购机时就不必过分纠结于手机运存的容量大小了。因为厂商可以通过内存融合技术将我们的手机运存升级至更高水平。
这个技术并非完美无缺。拓展出来的运存在原有运存不足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于本身运存就较大的手机来说,体验提升可能并不明显。虚拟内存的读写速度相对于真正的运存来说会慢一些,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性能上的损失。频繁地读写闪存可能会导致闪存的寿命缩短,这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虚拟内存技术仍然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技术。它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高用户的体验,让我们在购机时不必过于纠结于运存的容量大小。在使用这项技术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其存在的局限性和潜在问题。对于中低端机型来说,开启内存融合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对于本身运存已经足够大的机型来说,则不必过于追求这一功能。这是一个双刃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权衡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