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典故你了解多少?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个典故源自《论语·颜渊》。原文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出处。孔子在这里教导颜渊,要实现仁德,就必须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其中,“非礼勿视”就是指不符合礼法或道德标准的事物,要不去看它;“非礼勿听”就是指不符合礼法或道德标准的声音,要不去听它。后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用来形容对不良现象或错误言论装作没看见、没听见,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个典故告诫人们要明辨是非,坚持原则,不能对不良现象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