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9点属于什么时辰


现在的一昼夜仍然是24小时,但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却以时辰来划分时间,将两个小时视为一时辰。古代的天文学家在研究天地万物时,巧妙地结合了十二生肖动物的生活习性与这十二个时辰,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十二生肖文化。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每一个时辰与对应的生肖:

在午夜子时,正是老鼠活跃的时刻,它们开始出来觅食,于是古人称之为“子鼠”。凌晨1:00到3:00的时间属于丑时,牛在这个时间段开始吃草,因此被称为“丑牛”。凌晨3:00到5:00是寅时,此时的老虎正在下山活动,因此称为“寅虎”。清晨5:00到7:00是卯时,兔子在这个时间段出窝觅食,爱吃的带露水青草,所以称“卯兔”。

早晨7:00到9:00属辰时,此时天气容易起雾,有龙腾驾雾之势,阳光逐渐高照,人们称之为“辰龙”。上午9:00到11:00是巳时,太阳高照,雾气逐渐消散,蛇开始出洞活动,因此称为“巳蛇”。中午11:00到1:00是午时,野马在此时间段四处奔跑嘶鸣,所以称“午马”。午后1:00到3:00是未时,这个时间段是牧羊的好时机,羊四处吃草,膘强肥状,因此被称为“未羊”。

下午3:00到5:00属申时,太阳偏西,猴子开始出入山林,嬉戏玩耍,所以称“申猴”。下午5:00到7:00是酉时,鸡开始寻找鸡窝,上架休息,因此被称为“酉鸡”。晚上7:00到9:00属戌时,人们开始休息,狗这时要看家护院,稍有动静就汪汪乱叫,所以称之为“戌狗”。

夜间9:00到11:00属亥时,天已漆黑,野猪小心谨慎地活动,偷偷啃食树根,因此被称为“亥猪”。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的结合,是古代高人对宇宙万物及自然现象的独特认识的体现。这些时辰的划分是基于祖先对一天太阳出没的规律、生产活动以及生活习惯的观察与总结。如今,十二生肖已深深融入人的生活中,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识,代表着文化的独特性。

如果你对十二生肖文化感兴趣,请关注我并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关于这一文化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