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眼睛上长了疙瘩
清晨醒来,感觉眼皮沉甸甸的,像是被什么东西覆盖。仔细一摸,居然在眼睑上长了个小疙瘩,形象的说法,好像是俗语中的“针眼”。说起“针眼”,在医学术语中,它被称为“麦粒肿”,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而这个看似微小的症状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庞大的家族——“眼睑肿物”。别看这些东西的名称似乎无关紧要,其实他们分类颇多且有些存在潜在的隐患。如果以城市类比来说的话,我们可以称这些为眼睑的“社区”,而社区里也有许多不同的居民。
今日科普专家为我们带来的是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谢杨杨医生的分享。她详细解释了眼睑肿物的基本知识。眼睑俗称眼皮,分为上睑和下睑两个部分,对眼球起到了保护作用。当我们眼皮外长了肿物时,就被称为眼睑肿物。虽然大部分眼睑肿物是良性的,如眼睑血管瘤、色素痣等,但也有部分是恶性的,如睑板腺癌等。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接下来,谢医生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眼睑肿物的“大家族”。首先是麦粒肿,这是眼睑边缘的常见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此外还有霰粒肿、睑黄瘤、色素痣、状瘤、眼睑基底细胞癌等等。这些不同的症状表现看似复杂,但其实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识别方法。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武汉爱尔眼科谢杨杨医生特别提醒我们,一旦发现眼睑长有肿物,应尽早到医院就诊以明确性质和治疗方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研发应用的AI眼睑肿物智能筛查工具更能够帮助患者尽早发现恶性肿物的可能,为后续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有了这项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技术工具的支持,我们可以更高效地识别眼睑肿物的良恶性率。这无疑为患者的诊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保障。听完今天的分享,我深感健康科普的重要性以及科技的进步之迅速。健康无价,愿每个人都能善待自己的眼睛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