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讲述了老农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昨日是高考首日,语文和数学考试均已结束。

今日又是奋斗的一天,诗词君在此祝愿所有考生接下来的考试一帆风顺,一鼓作气,直取佳绩。

说到高考,不得不提的是语文作文,尤其是那些被广大网友热议的“高考语文作文满分答卷”。而在古代,也有一篇被誉为“高考命题作文”的佳作,那就是唐朝钱起所作的《省试湘灵鼓瑟》。

这首诗问世已有1272年,一直被后人模仿,却从未被超越。全诗如下: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故事要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的科考说起。那时的考生们纷纷向长安进发,竞争之激烈,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按照唐代科举制度,考生们需要在尚书省进行的进士考试,也就是“省试”。

唐朝以诗取士,考生们需要按照题目创作试帖诗,这一年的诗题便是“湘灵鼓瑟”。传说这与帝舜与娥皇女英的凄美传说有关。

钱起便是那位省试中的佼佼者。他的诗作《省试湘灵鼓瑟》紧扣题眼,一开头便深深抓住读者的心,中间六句则饱满充实,文采飞扬,最后两句更是将整个诗的氛围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对比同时登第的其他四位考生的诗作,钱起的作品无疑脱颖而出。他的诗歌不仅扣题紧密,而且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凭借这篇“高考命题作文”,钱起一举成名。其中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更是被后世无数次化用模仿。如苏轼、秦观、谢逸、张元干等文人均曾化用此句。

美学家朱光潜更是对钱起的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达到了静穆的境界。甚至因为这首诗写得如此出色,后世都传言这两句诗是钱起在前往长安科考途中听女鬼夜吟所得。

让我们再次祝愿所有考生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