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个简单少年背影,超有感觉!
近日,漳州市一位小学生创作的童趣版“清明上河图”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位小学生名叫林昱辰,来自漳州市实验小学三年级(8)班,今年9岁。在一次难忘的春游之后,他决定借鉴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创作一幅班级主题的童趣版“清明上河图”。
在家长的指导下,林昱辰参考了原作的布局,利用店铺、田野、桥梁等元素巧妙安排人物位置。他每天课后花费20分钟,历时5天,终于完成了这幅1.8米长、40厘米宽的班级主题画卷《八班之清明上河图》。
在这幅画中,林昱辰将班级的所有同学和老师都融入其中,共计53人。每位老师和同学都有独特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们或嬉戏玩耍,或湖边垂钓,或围坐分享美食,或泛舟游湖,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和天真烂漫。
更令人称道的是,林昱辰给每位同学都起了专属的昵称,如知识小达人、开心果、阅读高手等,他自己则是“小文豪”。这些昵称巧妙地概括了每位同学的特点。
《八班之清明上河图》完成后,林昱辰将其带到学校展示,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形象在画中,既满意又兴奋。
林昱辰的语文老师表示,为了引导孩子们了解名画的创作背景,她曾布置了一项课后思考作业,没想到林昱辰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这幅班级画作。美术老师也对此表示支持并参与指导。
目前,这幅《八班之清明上河图》已被装裱并悬挂在教室,作为全班的珍贵纪念。林昱辰表示,希望这幅画能成为时光胶囊,让他们在毕业后通过画中的笑脸重温美好时光。
这位心灵手巧的林昱辰同学展现了他的创意和绘画才华。他的画作也反映了所在班级的温馨和谐氛围以及科任老师们的优秀教学。这幅画作可以成为校园美育实践的案例,值得所有学校和老师借鉴学习。
林昱辰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创意并创作这幅画作,是因为他本身就喜欢并擅长画画。这个案例也提醒广大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提供适当的支持,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发挥特长。
对于这一创意作品,人们纷纷表示赞赏并留言评论。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有人认为是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掘与肯定。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