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姓是不是稀有姓氏
胶东地区的隋姓一脉,其渊源相对单一,都是从宋始,由河南固始县迁移到栖霞蛇窝泊的一支后裔。在历史上,这一支隋姓家族曾多次修纂族谱,其中民国版的《定海郡侯隋氏通谱》尤为知名。最近,我在研究这本族谱时,除了梳理隋姓的男丁世系外,还特别注意了前几代人的配偶情况。
其中,第三世隋恒忠的配偶牟氏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按照古人的习惯,大多数婚姻都是近亲联姻。牟氏很可能也是来自栖霞本地,或者是半岛范围内的地方。如今在栖霞或者半岛地区,牟姓主要分为名宦牟和铁口牟两大支。那么,隋恒忠的牟氏配偶具体是哪一支的呢?
从地理距离上看,名宦牟家族与隋氏的祖居地蛇窝泊较近。但如果结合历史年代分析,我认为隋恒忠所娶的牟氏很可能来自铁口牟氏。据《元史•隋世昌传》记载,隋宝、隋世昌父子是在金末元初凭借军功起家的。而在隋氏通谱中,他们分别是第四世和第五世,辈分低于隋恒忠。这意味着隋恒忠生活的年代至少在金末之前。
与此名宦牟家族是在明初才迁至栖霞,与隋恒忠生活的年代不存在交集。而铁口牟氏则是在宋代从牟子国旧址迁徙至铁口村,与隋姓的落户时间相近。虽然铁口到蛇窝泊的距离不近,但在古人的活动范围内,且两县同属一地,互相嫁娶也是常态。我推断牟氏很可能来自铁口(当然也不排除当时有其他牟姓分支的可能)。
在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如果牟氏确实来自铁口,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两家的地位相当。事实上,从后来的代表人物如金末元初的隋宝、隋世昌和牟家的牟全来看,他们都是凭借军功成为地方显赫的人物。他们的成功不仅靠个人的努力和才华,也离不开家族的支持。早在金末之前,隋氏和铁口牟氏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和地位。
关于隋恒忠妻子牟氏的详细信息,目前还无法得知,她的家族归属也只是我的推测。如果有了解更多的朋友,欢迎留言分享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