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饮食起居要注意什么


三伏天长达四十天的煎熬终于结束,酷暑转凉后,虽然天气逐渐舒适,但接下来这段时间是气温波动最为频繁的时刻。在迎接秋季到来之际,我们需特别留意调整饮食起居,预防感冒和腹泻等问题。接下来为您分享秋季养生的三个重要改变和饮食养生的要点。

一、入秋后的三个改变

1. 饮食调整:多吃果实少吃瓜

立秋之后,人们的脾胃相对虚弱,过多摄入瓜类水果容易引起胃肠道问题。虽然瓜类水果在秋季仍然可以食用,但应适量控制,避免过量。此时正是葡萄、柚子、梨等水果的上市季节,可以适当增加这些时令水果的摄入。

2. 蜜姜选择:多吃蜜少吃姜

秋季气候干燥,辛辣的生姜容易上火,对肺部造成伤害。晚上吃姜还可能影响休息,引发内热。此时应减少生姜的摄入,而蜂蜜具有润肺养肺的作用,非常适合秋季食用。

3. 注意保暖:少贪凉

入秋后天气转凉,胃肠功能容易受到影响,如果经常摄入凉性食物,容易引发肠胃冒。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对胃部的保护。

二、饮食养生要点

初秋时节,暑热余气仍然存在,秋燥也开始明显,需警惕燥热伤人。此时适合食用一些健脾利湿、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扁豆、茯苓、山等去、健脾和胃的食物,以及银耳、蜂蜜、藕、甘蔗、梨等滋阴润燥的食物。

推荐两种养生食谱:

1. 赤小豆百合粥

赤小豆搭配百合煮粥,既能清利,又能养阴润肺,非常适合初秋时节食用。

2. 雪梨莲藕汤

将雪花梨和莲藕制成细丝,加入水中煮制,最后加入蜂蜜熬制即可。雪梨莲藕汤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对于咽痒咳嗽、烦躁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刚出伏的这段时间,我们要注意调整饮食习惯,做好养生工作。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注意事项,为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迎接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