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的主要3种方法
纪念世界水日的来临,思考水资源的珍贵价值
水是生命之源泉,维系着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尽管地球被水覆盖的面积为71%,但真正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却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零点。为了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海水淡化技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开源增量手段。
海水淡化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的循环蒸发。太阳照射下的海水,通过蒸发的方式,转化为淡水,以雨雪露云霜雾的形式滋养大地生灵。科学家们仿照这一自然过程,运用科技手段,将海水转化为纯净、甘甜的淡水,供人们日常使用。
目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包括热法和膜法。热法利用水蒸气冷凝的原理进行海水淡化,其中多级闪蒸和低温多效是两种主要方法。多级闪蒸通过预处理后的海水加热,引入闪蒸室,降压后部分海水迅速蒸发遇冷变成淡水。而低温多效则是利用加热蒸汽与管外海水进行热交换,产生淡水。
膜法主要使用反渗透技术,通过反渗透膜的分离作用淡化海水。预处理后的海水在高压泵的作用下,水分子透过膜渗出,而盐及其他物质则被挡在膜外,从而产生淡水。这种淡化技术获得的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许多和地区已经开始采用海水淡化的方式,向民众提供饮用水。沙特、联合酋长国、马尔代夫等几乎完全依赖于海水淡化水。这种淡化水的价格非常亲民,每吨水的成本价只有四到六元币,接近于目前的自来水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程规模的扩大,海水淡化的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
海水淡化技术源于自然,产品饮用安全且价格实惠,是人类解决水资源危机、实现水资源开源增量的重要手段,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这项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广泛应用,将为我们带来更充足、更安全的饮用水资源。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共同保护珍贵的水资源。
来源: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