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简称赣字怎么写


江西省因其境内流淌着一条重要的河流——赣江,而被简称为“赣”。赣江有两个源头,西源是章水,东源是贡水。章水从西向东流,贡水从东向西流,二水在赣州市区汇合后向北浩荡而去。之所以名为赣江,是因为古人为了方便,将章和贡二字合并而得名。

赣江几乎贯穿了整个江西省,其流域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北接长江中下游平原,西接湖南,东隔武夷山与福建相邻,东北与浙江交界,南部则以大庾岭和九连山与广东相邻。其地理位置如同围棋棋盘上的四战之地。在古代大一统王朝中,即使是国都远在长安或洛阳,也始终重视南方的经营。特别是在秦汉到明清时期,江浙沪地区一直是经济和文化重镇。从历史的角度看,赣战略地位尤为重要,可以视为江南稳定的晴雨表。

在汉武帝时期,东南方向的闽越国(也称东越)是一个威胁。闽越国的国王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后代。在楚汉争霸时期,闽越国曾出兵帮助刘邦对抗项羽。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答谢闽越国的帮助,立其为闽越王,现在的福建地区。

福建因其险峻的地形被称为兵家不争之地,只有少数谷地如闽江可供通行。这种地形虽然易守难攻,但也使得外敌进攻或闽越国扩张变得困难。对于汉朝来说,南昌是守住长江南岸重要城镇如南京和苏州的门户。而要保障南昌的安全,守住赣江是关键。

一旦闽越国进入赣江流域并北上,经过狭长的赣州谷地后,将面临较为广阔的平原地带,有利于其军事行动。如果闽越军进展到南昌甚至九江,将对汉朝东南方向的两大重镇构成严重威胁。同样,如果闽越军向西进攻,荆襄方向也会受到威胁。若闽越国占领整个长江流域,将形成与汉朝南北对峙的局面。这对于雄心勃勃的汉武帝来说,是绝不容忍的。

福建和赣南的地形复杂,汉军从江西南部东进福建必须走赣江南下。赣江在万安县至赣州段面临险滩和怪石的问题,这一段被称为赣石或赣江十八滩。唐朝诗人孟浩然曾描述过这段水域的艰难。同样地,在南朝梁末年,陈霸先北上时也曾在赣江十八滩遇到阻碍。

这样的困难也摆在汉武帝面前。虽然闽越国的实力不如汉朝,最终为汉武帝所灭,但其地理优势仍然让汉武帝心有余悸。为了防止未来的威胁,汉武帝将闽越量迁移至江淮地区,使福建成为几乎无人区。在此后的三百多年里,福建的发展十分缓慢,直到东汉末年才逐渐有所起色。

在南朝时期,扬州和荆州是两个最重要的州。而江州作为二者的缓冲区存在,其重要性不可忽视。稳定赣江意味着可以稳定扬州和荆州,从而确保整个南朝的稳定局势。明朝的情况与南朝相似,即使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江南地区依然是财政重地。清朝虽然定都北京,但财政主要依赖江南地区。在清朝的总督中,两督地位显赫,其中的“两江”指的就是江西与江南省(包括安徽和江苏)。清朝稳定南方的基本逻辑与历代相同:赣江稳定则江南稳定,江南稳定则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