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你是否感受到了秋天的寒意逐渐袭来?随着这股寒意,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节气。寒露的来临,标志着天气逐渐由凉爽的初秋向寒冷的深秋过渡,冬天的脚步也随之更近。虽然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可能不像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那样显眼,但它却是一个充满“个性”和“内涵”的节气。

寒露的冷,凝聚在它那独特的名字之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九月节,天气寒冷,露水将凝结。”不同于白露节气的微凉,寒露时节气温更低,昼夜温差加大,露水变得更加丰富,也微微泛白,仿佛随时都会凝结成冰。

寒露节气的一大特色便是其物候变化。根据古人的观察,寒露有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从北方迁徙到南方是陆续进行的。它们从白露开始启程,到了寒露时期,最后一批大雁排成一字型或人字形队列飞向南方。古人认为先到达的大雁是主人,后来的则是宾客,因此得名“鸿雁来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随着天气变冷,小型雀鸟如麻雀逐渐隐藏不见踪迹。而在海边却出现了许多与雀鸟花纹和颜色相似的贝类,古人误以为这些蛤蜊是雀鸟变成的。虽然现代我们知道这并不是真实的生物变化,但这一想象却生动地描绘了寒露节气的物候特征。

三候菊有。大多数草木在春夏盛开,而菊花却在阴气渐重的秋天绽放。寒露时节,菊花盛开,花瓣如华似锦。历代文人墨客赋予菊花高尚的品质,苏轼便曾赞美菊花凋零后仍高傲品性。此时也是采摘菊花制作菊花茶的好时节,干菊花泡水后的香气令人陶醉。

寒露时节也是农作物成熟的时候。黄豆成熟了,农民们会挑选出优质的种子,其他黄豆则用于食用。有趣的是,如果地里还剩下未收割的黄豆,豆荚会在阳光下裂开,将种去。金银木等植物的果实也会在秋天变得鲜艳诱人,吸引鸟类前来食用并传播种子。

寒露节气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物候变化,展示了秋天的独特韵味。在这个时节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个美丽的季节共同探索更多关于寒露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