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支右绌的出处和解释


左支右绌的出处是《左传·僖公十五年》。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左边的树枝被砍断了,右边的树也快要折断了。比喻顾此失彼,不能兼顾。形容事情复杂,难以处理。

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亡在外,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子圉都想争夺,于是他们互相攻击,导致晋国陷入混乱。后来,晋惠公去世,夷吾即位,成为晋怀公。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决定攻打秦国。由于秦国强大,晋国在战争中屡屡失败,夷吾逃亡到楚国。楚国人认为夷吾是个无能的人,于是把他流放到了晋国。夷吾到达晋国后,发现国内已经乱成一团,于是他决定采取左支右绌的策略,即一方面加强内部团结,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外援,以图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