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哲冉公西华侍坐原文朗读


《子路曾哲冉公西华侍坐》是孔子与他的弟子们讨论学问和道德问题的对话记录。这段对话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以及他对弟子们的期待和要求。以下是原文的朗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等,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路率尔而对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是知其子,知其弟也。”

曾皙曰:“夫子何为?何不日‘三省吾身’?”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聚于堂下,升堂饮燕,足以相忘于怀矣。”

子曰:“善哉,斯言之谓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等,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路率尔而对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是知其子,知其弟也。”

曾皙曰:“夫子何为?何不日‘三省吾身’?”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聚于堂下,升堂饮燕,足以相忘于怀矣。”

子曰:“善哉,斯言之谓也!”

这段对话中,孔子首先提到了他与子路的年龄差距,然后询问他们是否喜欢道德胜过喜欢美色。子路回答说喜欢道德胜过喜欢美色,但孔子认为这还不够。接着,曾皙提出了“三省吾身”的建议,即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孔子对此表示赞同,并引用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来说明道德的重要性。曾皙描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人们穿着春天的衣服,在一起饮酒娱乐,以至于忘记了彼此的存在。孔子对此表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