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别董大》古诗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及其翻译:
千里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翻译:
1. 千里蔽日,白日也显得昏暗,北方的风卷起飞鸟,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
2. 不要担心前面路途遥远没有知己,普天之下有谁不认识您呢?
赏析:
- 第一句:“千里白日曛”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景色,千里之外的天空被遮蔽,阳光变得昏暗,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里的“”可能指的是秋天的落叶,而“白日曛”则形容了天气的阴沉。
- 第二句:“北风吹雁雪纷纷”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气氛,北风呼啸,大雁南飞,大雪纷飞,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第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安慰和鼓励。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期待。
- 第四句:“天下谁人不识君”则是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词。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有谁不认识您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高度赞扬和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当时高适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他与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一同出使西域,途径甘肃时,偶遇著名琴师董庭兰,两人一见如故,结伴而行。然而不久之后,董庭兰便病逝了。高适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别董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和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它也反映了唐代边塞诗的特点,即豪放、奔放、激昂。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离别的场景,两者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 语言简练: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字字珠玑,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风格特点。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别董大》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