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提出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形容人沉迷其中忘了本。


“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源自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在成都被钟会大军围困,最终投降。在宴会上,有人向刘禅提问他是否思念蜀地,刘禅却天真地回答自己已经在洛阳住了很久,忘了蜀地的样子。这一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也成为了后世形容人沉迷于某种环境或享乐之中,完全忘记了自身本源或责任的经典成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乏“乐不思蜀”的例子。有些人一旦沉浸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便会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完全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学业、工作和家庭责任。他们沉迷于虚拟的胜利和成就,却忽略了现实世界的挑战和机遇。还有一些人沉迷于享乐,追求奢华的生活和无度的娱乐,忘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乐不思蜀”的现象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责任,避免沉迷于短暂的享乐而忘记了长远的目标和追求。我们要学会平衡生活,既要享受生活的美好,也要铭记自己的本源和使命,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美好的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