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提出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形容人沉迷其中忘了本。


“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出自三国时期,形容人沉迷于某种环境或事物中,忘记了本来的目的或身份。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辅佐刘禅,蜀汉逐渐衰微。一次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让蜀汉的宫人表演节目,刘禅看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自己身处异国他乡。司马昭趁机问他是否想念蜀地,刘禅却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这一幕成为了后世形容人沉迷其中,忘却现实和本源的典型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或某种爱好,而忽略了生活中的责任和目标。因此,“乐不思蜀”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忘初衷,珍惜当下,避免沉迷而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