纟字旁与什么有关系


这篇文章的诞生,源于一位热心读者的留言。写完后,却让我感到有些沮丧。这样的内容,真的有人感兴趣吗?唉……

问题是这样的:“视”字的偏旁是“礻”还是“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隐藏着深深的学问。看来提问的人一定是位善于思考、心思细腻的朋友。其实不只是他,也有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

我们常说汉字的偏旁是表示字的意义的部分,比如“河、湖”的偏旁是“水”,而读音的部分则不是偏旁。那么对于“视”这个字,又该如何解读呢?

“视”,它由“示”(礻)和“见”构成。表示字的意义的部分是偏旁,那么按照这个逻辑,“视”的偏旁应该是“见”。但实际上,“视”的偏旁包括两部分,“礻”和“见”,它们都是偏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视”和像“神”、“祺”等字中的“礻”意义并不相同。“视”即是看的意思,最初的形态是与眼睛有关的象形字。而像神、祥等字中的“礻”,多与祭祀、祷祝等或仪式活动有关。“视”的偏旁不应简单归为“见”。这一点,提问的人显然已经思考得很深入了。

“礻”和“见”都是“视”的偏旁。汉字有六种构成方式,其中形声字占据大多数。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绮”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纟”是形旁,“奇”是声旁。在汉字中,“偏”“伽”“伍”中的“亻”,“扁”“匾”“翩”中的“扁”,都是偏旁。也就是说,只要多个汉字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就可以称之为偏旁。“视”中的“礻”和“见”,都是其偏旁。

“礻”不仅是偏旁,也是偏旁部首。部首是汉字的第一笔画或形旁,用于在字典中快速查找某个字。“偏旁部首”其实是部首的一种称谓。汉字约有数百个部首,部首少到一画如“一”“丿”,多到十几画如“鹿”“鼎”。对于“视”这个字来说,“礻”就是它的部首,在查字典时就是以它为参照的。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所在。而我们的字典也很人性化地考虑到这一点,在查找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部首进行检索。“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偏旁部首是声旁。这其实是由字形规定的,没有必要问为什么。如果想要通过偏旁部首来查找“视”,也可以在字典中查找偏旁部首“见”,字典会在旁边加个小圆点以示提醒。所以再次强调一下,“视”的偏旁部首是“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