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行乐极生悲什么意思
您好,这里是“一壶汉方”,随着盛夏的脚步日渐临近,我们迎来了阳长阴生的时节。
尽管夏日炎炎,但此时正是驱寒的最佳时机,中医有“冬病夏治”的理念。在阳气最旺盛的夏季,我们可以利用这股力量排除体内的寒湿。有句老话讲,“冬吃萝卜夏吃姜”,意指在寒冷的冬季要吃萝卜来驱寒,而在炎热的夏季则要借助姜的热力来驱寒。对于平时稍微喝些凉水或接触一些冷气就感到胃痛或不适的朋友们,可以尝试在早晨起床后嚼一两片姜来驱寒,同时配合练习“温胃诀”,能有效改善胃部不适。
说到“温胃诀”,它是一套针对胃病的调理方法,每一个手法都极具实效。首先是点中脘,中脘穴位于身体正中线的任脉上,肚脐向上4寸的位置,这个穴位胃寒、胃痛、呕吐、泄泻等问题。用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按压这个穴位1分钟,就能感受到中脘穴处的暖意。这个手法不仅能治疗胃痛,还能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接下来是四门穴,这是肝经的最后两个穴位——章门和期门,左右共四个,故称为“四门穴”。这四个穴位位于乳下肋部的位置,用双手掌根去两肋至,就可以打通肝胆经。
再来说心窝,这里虽然名为心窝,但实际上是胃的位置。将双叠,用掌根在这里,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既能保养胃气,又能减轻压力,使心情畅快。
经常练习这三个手法可以有效缓解胃痛、驱除胃寒、滋养胃气。如果因喝了冰凉的冷饮而感到不适,或者患有胃寒、胃疼,不妨试试这个方法。平时可以将其当做保养手段,对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胀气滞、不敢吃凉以及各类胃病都有缓解作用。
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绝不能受到任何伤害。很多器官出现问题或提前衰老,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使用它们。每个脏腑都有其能力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出故障。要想保持健康,就要认真了解身体的“使用说明书”,并正确使用。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特别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否则脾胃负担过重,只能借助心气来消化食物,这会导致心气亏虚。特别是心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此时更容易突发心。无论平时还是节庆假日,都要在饮食上有所节制,注意嘴的选择,避免让美食成为生命的威胁。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两多三少:
1. 多吃杂粮和粗粮:这些食品营养齐全、维生素B族丰富,其中的纤维素对心脏有益。
2. 多吃新鲜蔬菜和豆制品:维生素C、纤维素、优质蛋白、维生素E等对心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 少吃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品: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导致高血脂和动脉硬化。
4. 适量饮酒:少量饮用特别是果酒对心脏有益,但大量饮酒会损害心脏健康。
5. 少盐饮食:盐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加重心脏负担。
为大家推荐一些食谱:
大枣首乌粥:原料包括大枣、何首乌和大米,具有补肝肾、血的功效,适用于胃癌患者食用。
山粥:原料为山和大米,具有健脾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夏季小儿多食生冷食物导致的腹泻。
加味绿豆羹:原料包括绿豆、金银花和甘草等,具有补益脾胃、消暑利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