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螃蟹煮熟后冷冻能吃吗
**真相揭秘:关于螃蟹的谣零零计划**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八月桂花飘香,螃蟹的肥美季节也如期而至。螃蟹肉质饱满,蟹黄丰富,引得众多食客垂涎欲滴。市场上,许多人早已开始抢购大闸蟹,期待享受一顿美味佳肴。一些商家为了增加利润,会用厚重的绳子捆绑螃蟹以增加重量,这种做法引发了消费者的诸多抱怨。甚至有人戏称,若再这样下去,恐怕要用钢筋来捆绑螃蟹了。目前螃蟹的市场价格为每斤28元。
在我们这里,虽然螃蟹并不罕见,但并非市场上常见的大闸蟹。我们这里的螃蟹主要生长在长江里,是土生土长的半大。最显著的特点是它们的蟹腿上没有毛。从小生活在河边的我,曾多次在杨树洞里抓到七八只螃蟹,几分钟后就能抓满一大桶。虽然螃蟹美味,但我们从不食用死螃蟹,因为螃蟹带有剧毒。
农村有句俗语关于死螃蟹:“叫花子吃螃蟹,只是鲜。”意味着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食用其他不久死亡的鱼虾,但绝对不会食用死螃蟹。连最贫困的人都不吃的死螃蟹,其恐怖之处究竟何在?这要从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说起。
螃蟹属于食腐生物。在自然环境和水产养殖中,它们主要食用螺蛳、河蚌以及腐烂的鱼虾尸体。它们只能食用这些,除非有人工饲料可供食用。由于螃蟹行动缓慢,它们主要依赖腐烂的物体为食。可以说螃蟹是食腐动物,身上自然会带有大量细菌。但经过高温煮熟后,这些细菌都会被杀死。
螃蟹含有有毒的组胺和内组胺。作为食材,螃蟹和小龙虾一样,富含蛋白质且脂肪较少,因此食用后不容易发胖。但螃蟹在日常活动中会乳酸,这些乳酸会迅速分解其体内的蛋白质。当螃蟹死亡后,蛋白质和细菌共同作用会产生组胺和内组胺。这些物质会引起人的过敏反应和中毒症状,如身上、消化不良、腹泻等。内组胺更是具有毒性,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拉肚子、肾衰竭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急性食物中毒。而且,组胺和内组胺经过高温无法降解,因此绝对不可食用死螃蟹。
那么如何避免购买到死螃蟹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鉴别螃蟹的生死。
鉴别方法:
观察:死螃蟹的眼睛不会动,而活螃蟹的眼睛则会动。因为网购的螃蟹大多需要用冰块冷冻保存,所以很多时候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们的活动情况,但通过观察眼睛仍然是一种有效的鉴别方法。
嗅闻:死螃蟹除了正常的土腥味外,还有一种明显的屎臭味。这是因为蛋白质被厌氧细菌分解会释放出氨气,氨气就是屎臭味的主要来源。
提醒大家:购买螃蟹时最好现买现吃,不要提前购买后放入冰箱冷冻。冷冻后的螃蟹即使死亡,在低温环境下依然会腐烂变质,只是速度相对较慢。食用后同样会中毒。
若想品尝美味的螃蟹,一定要购买新鲜的螃蟹,不可贪图便宜而购买死螃蟹。提高鉴别能力,避免食物中毒。毕竟,中秋时节品尝大闸蟹、欣赏桂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食物中毒则会影响节日的愉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