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哪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我们不禁想起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哪里呢?

说到杏花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山西的酒。确实,山西汾阳有个著名的杏花村镇,那里的酒享誉天下。杜牧一生并未在山西担任过,《清明》中的杏花村不可能位于山西。

在安徽池州西郊,也有一个名为杏花村的地方,因此许多人认为诗中的杏花村就是这里。一方面,此村历史悠久,被收录在《杏花村志》中的资料丰富;杜牧曾在池州担任过刺史。但这个说法也不完全站得住脚。翻看杜牧的履历我们发现,他在会昌四年九月(844年9月)迁任池州刺史,那时并非清明节。如果《清明》诗是在池州所写,那只能是855年之后的清明节了。而且杏花村离他的治所那么近,作为一个爱酒之人,他不可能不知道那里产酒。

除了上述的杏花村,江苏丰县也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杏花村。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的回忆中提到:“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朱陈庄就在丰县附近,可见杏花村离朱陈庄不远。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位丰县县令庄诚曾写过一首诗,其中的“断魂昔日寻沽处”、“胜地古来犹有迹”和“牧童歌里泛清卮”几句似乎是对杜牧《清明》诗的注释。而清朝的《丰县志》也记载:“杏花村,县东南十五里,唐杜牧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此。”从杜牧的履历来看,他曾任职黄州、池州、睦州和扬州等地,这些地方都处于他的老家陕西的东南方向。在当时的交通情况下,徐州为五省通衢的要道之一,杏花村紧邻运河旁的优势位置使得从这里出发沿运河去往陕西成为了最便捷的路线。《清明》诗中的杏花村极有可能是指江苏丰县的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