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是什么意思解释


壁虎在汀州话中怎么说?

涂明谦

因网络热议,我同家人讨论起一种常在家中见到的动物——壁虎。那么,在汀州话中,壁虎应该怎样称呼呢?

汀州方言有着南北之分。汀北即汀州府城,包括宁清归和赣南;而汀南则以驴子岭为界,南达海隅。有趣的是,汀南和汀北对壁虎的称呼各不相同。

在汀北,人们将壁虎称为chi虎。这个称呼在周存老师的《长汀话词典》中有明确的记载。书中描述了壁虎的两种说法:一是“bia2壁罗子”,指在墙壁上寻找食物的虫子;二是“chi1彘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壁虎。如今,汀州府城中的老居民仍然使用chi虎这个称呼,而年轻一代则受到普通话的影响,直接称之为壁虎。在汀南,从南山涂坊过永定一直到梅州、三饶至海滨,人们则称壁虎为壁蛇子,意为游走在墙壁上的四脚蛇。

不同的称谓背后是丰富的文化表达。我们来探讨一下汀州府城的chi虎之称。

要了解壁虎的别称——守宫。

这个名字的起源非常早。宫室并非一开始就是指皇家宫殿,它的原始含义是指房室,从远古的演变而来。后来,宫室并举,宫指建筑群,室指居住单元,合起来泛指建筑。再后来,专指王室的居所。

那么,何为守宫呢?就是一种动物长期伴随着人类生活在房屋之中。为什么这种动物不生活在野外?也就是说,为什么它要伴随着人类?野外有没有壁虎守宫?当然有野生的壁虎,且没有家养的壁虎。它与人类相伴是因为人类居住的地方有蚊子、苍蝇等食物,这些食物丰富的地方壁虎自然也多。没有人类的野外食物相对较少,壁虎也有,但数量肯定较小。守宫之名是因为人类开始居住宫室之后,壁虎也随之迁入,与人类可能已经相伴了很长时间。

关于张华《博物志》中对守宫砂的描述,其实是先有守宫这种动物的称谓,后来才有守宫砂的传说。

这显然是古代男权时代的人们对“焦虑”的具体表现。

那么,汀州人称壁虎为chi虎在文化上到底源于何处呢?

我们先来解析这几个字。周存老师的字典里举了彘、豸、螭三个字,我觉得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可能性。当然我还要加上一个篪字。

首先说彘字,它在汀州发音为chi音,古代指猪。壁虎为什么用猪的名字来称呼呢?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外形与猪婆龙相似。猪婆龙即是鳄鱼。比如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既是猪也是龙。虽然鳄鱼和壁虎分属不同的动物类别,但从形态上看它们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另外在人类鉴定一种动物时往往会出于口感上的考虑:大多数人不会吃壁虎但我的一位南山同学吃过鳄鱼肉后说特别像鸡肉。而鸡通常被认为是恐龙的后代。这并不是严肃的考证只是为了让读者一笑。但从以上种种情况来看用彘字就能说得通因为民间命名一种动物往往出于感性而不是理性你用今天的科目纲属去重新理清古人命名动物的来源那自然是不对的。不过显然这里用彘虎不太合适了原因见后文详述接着是豸字这个字被认为应该发zhai这个音在客家话里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在汀州客家话包括连城方言中虫豸zhi就是发音为虫chi的历来如此并没有别的发音我母亲所唱的汀南山歌中提到人生非虫豸的发音就是虫豸chi在称呼上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复杂同时符合汉语方言精准干练的表达特征与讲述需求但是用豸虎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古辞书《尔雅》中提到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壁虎有脚而豸为无足之类用豸虎当然就不合适了再来谈谈螭字屈原的《楚辞》中有关于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等句这里的螭指的是一种没有角的龙民间把蜥蜴称为石龙子也是基于这个特征同时后代在发现恐龙后也是因为它具有龙的形态将其命名为恐龙但是为何又将螭与虎放在一起说呢这难道是指两种动物吗所以我们还得再从篪字说起古代发音相近的字有潜在关联这一点不必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