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解释回到她写的时候


——七夕节古诗词赏析

古诗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牵牛织女·七夕》描绘了一幅天上人间的欢娱与离恨交织的画面。微月映长空,银河秋期同,牛郎织女的相会充满了喜悦与忧愁。诗人将人间七夕的热闹与天上牛郎织女的相会融入诗中,营造出别样的意境。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亦有咏七夕的名句,如“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时”,描绘了杨玉环与李隆基的深情约定,虽生死相隔,但情感永恒。这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人间悲剧与天上美好形成鲜明反差。

唐代诗人崔涂的《七夕》赞美牛郎织女爱情的真挚坚贞,虽然每年只有一次相会,但他们的爱情却如同天上的星辰般永恒。

权德舆的《七夕》描绘了七夕节的习俗与情结,如家人竞相打开妆奁和镜子,月下穿针拜天乞巧。晚唐诗人杜牧的《秋夕》则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失意宫女的孤寂幽怨。她的生活如冷屏上的银烛,扑流萤成为她排遣寂寞的方式,而她只能卧看牵牛织女星,遥想真挚的爱情。

唐代诗人徐凝的《七夕》寄托了自己的相思之情,一道鹊桥横渡银河,织女身着盛装与牛郎相会,而诗人却与心上人长期分离。李商隐的《辛未七夕》则疑惑仙家为何要让牛郎织女好别离,反映出诗人的孤寂心态。而他的另一首《七夕》则表露出对七夕相逢的珍视。毛文锡的《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则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含蓄地写一对年轻男女的幽会,并对自然现象加以人格化,表现了女子妒人多欢而己少欢的幽恨。

这些古诗中的七夕故事,无论是描写天上人间的欢娱与离恨,还是表达对真挚爱情的赞美和珍视,都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意境。诗人将人间与天上、现实与幻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美妙的七夕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