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诗苍苍苍横翠微”的解释


今天读《唐诗三百首》中的第三首,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是李白的一首名篇,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诗的开篇就展现了美丽的暮色景象,诗人从碧山下山,山月相伴,一路归途。接着诗人回首望去,来时的路上,苍翠的山峦横亘,景色如画。

随后,诗人与斛斯山人相遇,携手走进田家。童稚开门迎接,绿竹掩映的幽径,青萝轻拂行人的衣裳,环境清幽宜人。

欢聚之际,美酒相伴,长歌吟松风,欢言笑语,直到星河稀疏的深夜。醉意盎然中,诗人与友人忘却了世俗的纷扰,心灵相通,达到了忘机的境界。

整首诗以诗题贯穿始终,层层展开,景致与情感交织相融。诗中的斛斯山人形象也通过侧面描写展现出高雅的隐士形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的“山月随人归”一句,诗人将山与月赋予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展现出了诗人的孤独与眷念之情。而斛斯山人的居所环境也侧面反映了他的品味与情怀。

李白在诗中展现了他的特质。他善于与天下高洁之士共情,与他们一起纵饮欢歌,谱写出动人的诗篇。这种特质是李白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神韵和气质。

现代人对于的误解颇深,将与不正当关系混为一谈。然而在古代,是指一个人的风度、仪表、气质和神韵。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是李白的一首佳作,诗中展现了诗人的诗意和画意,以及他的特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