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联欢晚会主持词
苏正民深吸一口气,步入了七年级13班的教室。他的目光扫过六十双明亮的眼睛,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是来到四川凉山州越西县第二中学支教的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他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从大山走出,而今回到家乡支教。他的故事充满了坎坷和坚持,但更多的是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希望。作为大凉山的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世界”一直是他的信念。家庭贫困并没有阻止他追求知识的脚步,他在父亲从工地上捡来的课外书中,在大学四年热心公益的日子里,一步步成长。今年6月,他的毕业论文致谢走红网络,回顾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并感谢了那些帮助过他的人。
如今,苏正民已经成为了一名支教老师。他深知教育的力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希望通过支教,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更多的知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支教的经历让他深深感受到,无论是孩子们的服装穿着还是精神面貌,都比他当年要好很多。他感到欣慰,也感到激励。他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追求梦想。
苏正民一直在为公益事业努力,不仅是个人行动,还带动了身边的人一起参与。他和室友发起的“中南大献血小分队”已有25名成员。他还和同学一起打造了阿依公益书屋,为凉山州的孩子们提供艺术课程、冬夏令营活动和公益乡村书屋,开拓他们的眼界。
苏正民的母亲也成了一名志愿者,为书屋的筹建和管理付出了很多努力。苏正民说,他的母亲深知书籍对孩子们的重要性,为了筹建书屋,她独自一人去二手市场淘旧书架和旧书桌。
现在,阿依公益书屋受到了当地孩子们的喜爱,许多孩子都愿意带着弟弟妹妹在书屋里度过自己的寒暑假。苏正民希望,除了提供书籍,书屋还能给孩子们提供自习的地方,大学生志愿者能够解决孩子们学习上的疑问,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苏正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去大凉山支教。他认为教育是改变贫困地区孩子命运的关键。今年8月底,他作为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回到了家乡大凉山,在越西县第二中学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他教授的课程是道德与法治,他需要给七年级3个班级的学生授课。他花了大量时间准备教学工作,熟悉教材,准备好教案。开学第一课前,他很紧张,但当他看到孩子们的眼神,他知道他们比自己当年的条件好太多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凉山的孩子,他能感觉到自己和孩子们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这能够对他们产生激励作用。孩子们的热情和天真让他感到很有成就感。经过近一个月的相处几位支教老师和孩子们已经变得熟悉起来中秋节和教师节那天他们收到了孩子们的节日礼物这让他们感到温暖和感动。苏正民现在的微信名叫“凉山野玫瑰”,他希望他和这些孩子们都能够像索玛花一样绽放一样生生不息。他也希望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开拓自己的视野实现自己的梦想。湖北日报客户端则持续关注着湖北及天下的大事传递正能量传递爱心与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