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说的“十三点”到底是什么意思?快来揭秘这个有趣的说法!


在上海话里,“十三点”是一个非常形象且常用的骂人词汇,但它的来源其实挺有意思的。关于“十三点”的起源,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与上海老城厢的一个地名有关。据说,在旧上海,城隍庙附近有一条巷子叫“十三点弄堂”。这个弄堂又窄又暗,而且据说经常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或者是一些不大不小的纠纷。久而久之,“十三点”就成了这个弄堂的代名词,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举止怪异、不靠谱、让人讨厌的人。

所以,当上海人用“十三点”来形容别人时,通常是指对方做了些傻事、蠢事,或者行为举止不得体、不合时宜,有点像“二百五”或者“神经病”的意思,但语气可能更重一些,带有明显的贬义和嘲讽。当然,在熟人之间,有时也会开玩笑地互称“十三点”,这时候就不再带有恶意,而是取乐的意味。总之,“十三点”是上海话中一个充满地方特色和幽默感的词汇,了解它的来源,能更好地体会上海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