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源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圆圆曲》。这首诗以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故事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为红颜知己而奋起反抗的英勇形象。典故的详细由来如下:

明末清初,中原战乱不断,群雄并起。吴三桂原是明朝将领,因种种原因投降了清朝。清军入关后,为了巩固,对各地反抗势力进行。陈圆圆本为姑苏名,因其倾国倾城的美貌被誉为“秦淮八艳”之一。在战乱中,她被李自成手下掳走。吴三桂得知消息后,愤愤不平,决心夺回陈圆圆。他召集兵马,奋力抵抗清军和李自成部下的进攻。据说当他得知陈圆圆被掳走的消息后,“冲冠一怒为红颜”,率领清兵入关攻打李自成时还特发誓师:其父吴襄被李自成大顺军俘虏拷掠得非常残酷,但吴三桂却不为父报仇雪恨,反而因为红颜祸水陈圆圆而奋起抗争。最终,吴三桂击败李自成,夺回陈圆圆。此后,“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诗便流传开来,用以形容英雄豪杰为了爱情或知己而奋不顾身的行为。

这个典故展现了吴三桂为了心爱的女子勇敢抗争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红颜祸水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个典故成为了文学、戏剧、影视等领域中常见的题材之一,用以表现英雄豪杰的悲壮情感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