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标书总是加班
整理了自己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十年经验,以普通人的口吻分享一些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易错点,希望能为刚入行的新人提供一些启示:
1. 漏项如同忘带钥匙——时常在项目初期忽略一些零星工程,比如临时设施、材料搬运等,认为后期再补充,但在结算时往往会失去这些项目。
2. 定额套错如穿错鞋——曾经误将某种混凝土管桩的定额套用为另一种,导致单价差异显著。
3. 单位换算出错是大忌——在报价时单位换算错误,可能导致报价与实际需求大相径庭,如将花岗岩厚度误报为厘米而非毫米。
4. 材料价格沿用旧信息——材料价格随市场波动,若仍按去年的信息价计算,可能导致重大误差。
5. 未看懂图纸盲目计算——对图纸理解不透彻,导致工程量计算失误,如地下室底板坡度未注意,混凝土量计算不足。
6. 变更单被忽视——施工队的口头变更未书面确认,结算时难以被认可。
7. 签字不全就提交——资料不全或签字不全的文档可能导致审核不通过,如缺少监理章的签证单。
9. 忽视文件——对新的文件不上心,导致结算时税费计算出错。
10. 数字输入易出错——在输入数字时手抖导致错误,如误将水泥单价输入错误。
11. 不沟通施工细节——自以为图纸完美,但实际上现场使用了新工艺,导致定额套用不准确。
12. 赶工期导致数据失误——为了赶制标书通宵加班,导致数据填写不合理,如措施费率填写过低。
13. 过度信赖软件——完全依赖软件计算结果,忽略了某些细节,如墙面抹灰面积未扣除门窗部分。
14. 不参考历史数据——新项目中未参考相似项目的历史数据,导致漏掉重要信息。例如在新项目中未考虑去年的地下暗河处理费用。
这些经验都是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教训。在进行工程造价工作时,每一项细节都需要仔细核对和注意。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刚入行的新人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