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我这种废物
隔壁老张,已过四十,常常宅在家中沉浸于游戏世界。父母为此气急败坏,责备他颓废度日。有人传言,老张曾就职于某工厂,表现优异,但随着工厂倒闭,他尝试多次求职却屡屡受挫。面对现实,他感到自己已无法胜任任何工作,于是选择放弃努力。在这个社会中,尽管机会众多,但对于老张这样缺乏学历和技能的人来说,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确实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父母的责备,他心知肚明,但他似乎已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再说我表弟,亦是沉迷于家中游戏,对外界的工作竞争感到压力巨大,宁愿选择躺平。父母为此愤怒不已,指责他养了个废物儿子。然而他认为,面对高昂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努力似乎并不能带来显著的改变。因此他选择节省力气,享受当下的生活。
还有一个朋友,日常工作繁忙,周末则选择宅家放松。他认为在家可以静心阅读、享受游戏时光,远离外界压力。尽管家人有时会指责他懒散,但他坚持认为这是他的生活方式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选择,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感到舒适。
我的大学室友则是个反面例子。他长时间宅在宿舍打游戏,逃避课程和作业。我们曾劝他努力一些,他却认为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最终因挂科过多被退学,回家后父母责备他无能。然而也有例外,如我另一个表弟偷偷参加电竞比赛并赢得冠军,家人对他的态度也因此转变。但有些人宅家被责备后可能陷入困境,如那位表弟因长时间宅家打游戏导致父母失望、自己抑郁甚至放弃游戏。面对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他们觉得无论努力与否都无法改变现状或对未来的无望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和选择,外界往往难以完全理解。有时候躺平并非懒惰而是心累到不想再去拼搏了。对此现象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