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宝宝总不乐意让爸爸抱,这可愁坏我了!


哎呀,听到您这么说,真是能理解您的烦恼和失落。宝宝似乎更偏爱妈妈,不让爸爸抱,这确实是很多新手爸爸会遇到的困惑,别太往心里去,也别因此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1. 嗅觉和声音的熟悉感: 宝宝出生后,主要接触的是妈妈。妈妈身上的气味、声音(比如心跳声、说话声)对宝宝来说是最熟悉、最安全的信号,能给宝宝强烈的安抚感。爸爸的气味和声音相对陌生,宝宝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适应和信任。

2. 妈妈的“专属”连接: 怀孕时,宝宝通过羊水和胎动,妈妈是唯一能感受到宝宝存在的人。出生后,妈妈继续承担了大部分的喂养和照顾工作,这种长时间的亲密接触建立了一种非常深的情感连接。宝宝可能还没完全适应这种连接的转移。

3. 爸爸的拥抱方式不同: 妈妈通常更习惯温柔、轻柔地抱宝宝。而有些爸爸可能一开始抱得比较用力或者方式比较随意,宝宝可能会觉得不舒服或者缺乏安全感,所以会抗拒。宝宝是很敏感的,能感受到拥抱的力度和情绪。

4. 缺乏安全感: 对宝宝来说,妈妈就是世界的中心。爸爸突然出现并试图抱走宝宝,宝宝可能会觉得失去了“主心骨”,产生短暂的焦虑或不安,通过拒绝来表现。

5. 妈妈的无意识“保护”: 有些妈妈可能会下意识地更频繁地抱宝宝,或者在爸爸想抱的时候给宝宝一些安抚,这无形中可能强化了宝宝只认妈妈的现象。

6. 爸爸的“新手”状态: 有些爸爸可能因为紧张、缺乏经验,不知道怎么温柔地抱宝宝,甚至可能在抱起或放下时不小心弄疼了宝宝,导致宝宝形成负面联想。

那么,怎么办呢?

爸爸要耐心,多尝试: 这是最重要的!不要强迫宝宝,更不要在宝宝抗拒时表现出沮丧或生气。爸爸可以尝试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比如刚睡醒、吃饱后,温柔地、慢慢地伸出手,先摸摸宝宝的脸、头发,和宝宝说说话,等宝宝放松了再尝试抱起。次数多了,宝宝会慢慢习惯爸爸的怀抱。

创造“专属”时间: 爸爸可以尝试在妈妈不在场的时候(比如妈妈出门时)多和宝宝互动,建立属于爸爸和宝宝的特别连接。也可以在睡前、宝宝情绪稳定时,由爸爸来哄睡。

学习正确的抱姿: 可以请教医生、月嫂或者查找一些育儿资料,学习如何正确、安全、舒适地抱宝宝。确保抱稳了,让宝宝感觉安全。

妈妈可以“引导”: 妈妈可以在爸爸尝试抱宝宝时,给予鼓励和信任,或者在宝宝稍有松口时及时给予爸爸表扬。同时,妈妈也要有意识地创造爸爸和宝宝单独相处的机会。

用其他方式参与: 即使宝宝不让爸爸抱,爸爸也可以通过喂奶(如果爸爸参与哺乳)、换尿布、给宝宝洗澡、陪宝宝玩、讲绘本、轻声哼唱等方式参与育儿,让宝宝熟悉爸爸的存在和爱。

请记住,这通常是暂时的阶段。随着宝宝的成长和爸爸的耐心引导,很多宝宝都会慢慢接受爸爸的拥抱的。爸爸的角色对宝宝来说同样至关重要,不要因为暂时的拒绝而气馁。您做得很好,多给宝宝和爸爸一些时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