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钱人都不用红砖盖房子了


在过去的岁月里,乡土间的农民建房时,经常选择使用本土砖窑烧制的红砖。这种红砖不仅美观,而且价格亲民,拥有众多的优点。早在十多年前,我国便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境内的所有城市都必须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即我们所熟知的“红砖”,并提倡使用其他环保的替代材料,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砖等。那么,究竟为何要禁止红砖的使用呢?红砖背后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当我们深入探究现代建筑技术时,会发现红砖早已不是商品房的主要建材。现如今,我国的建筑主流采用的是钢筋水泥结构。但在广大农村地区,自建房仍可见到红砖的身影。要了解禁止红砖的原因,我们首先要揭开红砖的制作之谜。

土壤的恢复能力相对缓慢,一旦被大量取土,就很难再恢复其耕种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土地资源的浪费。每年因生产实心黏土砖而毁掉的田地数量惊人。更值得注意的是,用于生产红砖的粘土资源,往往是耕地中较优质的部分。一旦这些土壤被烧制成砖,过程将不可逆。

我国土地面积有限,能够耕种的土地更为珍贵。烧制红砖实际上是对土地资源的严重消耗和浪费。除此之外,红砖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高温烧制,这一环节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红砖烧制的温度需要在900~1100℃之间,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每立方米的红砖制作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而每年因烧砖而消耗的煤炭量十分惊人。由砖生产工艺的相对落后和设备简陋,也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那么,既然红砖的危害如此之大,为什么还有一些地方偷偷使用红砖呢?其实这并不是因为缺乏替代品。我们有水泥砖、空心砖等环保替代材料。其中水泥砖不需要烧制,对环境污染较小,而且成本相对较低。空心砖则使用粘土和煤渣灰等作为原料,更加环保,还能减轻墙体重量、削弱噪音等优点。但由砖的价格优势和一些建筑公司的成本考虑,仍有人在偷偷使用红砖。百姓的传统观念也是一大原因,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建房就应该用红砖。

尽管红砖被禁止多年,但只要监管稍有放松,红砖的市场需求依旧旺盛,部分砖厂也会重新开张。希望我们能更加关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推广环保建材的使用,共同保护我们的土地资源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