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只会吃左手


近日发现许多宝妈反映自贝有一种特殊的习惯,那就是他们更偏爱使用左手来拿东西、拍球、吃饭甚至跟人打招呼。这引发了宝妈们的疑惑,难道自己的宝宝是“左撇子”吗?听说“左撇子的人更聪明”,这让宝妈们陷入了纠结,要不要帮助孩子纠正这种习惯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左撇子”的一些知识吧。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是“左撇子”呢?实际上,左撇子又被称为左利手,是指人们习惯用左手做事。关于左撇子的成因,当前科学尚未给出明确答案,但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胎位以及后天习惯等因素有关。

在宝宝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12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摆弄小物体,如搭积木、翻书、涂涂画画等。如果你把一个东西放在他面前让他抓,此时他使用左手和右手的频率是差不多的。到了2岁左右,你会发现宝贝稍微倾向于使用右手或左手。真正明确的分化出现在3-4岁时,宝宝手指精细动作能力增强,开始尝试更复杂的动作,如用筷子、拿笔等。这时,妈妈就可以明显看出宝宝是不是左撇子了。

“左撇子”的形成有其独特原因。人的大脑和身体之间有着精密的配合与协调。为了完成更加复杂的工作,大脑通过生成“利手性”来更快地达到目标,也就是生理上所说的“偏侧优势”。形成“有利手”后,大脑不必同时向两个部位发布命令,只需专心管理一边的手,对另一只手则不需耗费太多精力。

至于“左撇子”的形成,一方面与遗传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活动有关,尤其是手指的活动。更主要的是与孩子大脑的专责化过程有关,也就是常说的“大脑双侧化”。

孩子大脑的分工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刚出生的时候,大脑是一个整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操作活动的增多,特别是学习爬行之后,宝宝身体左右两侧的协调活动越来越多。在大脑功能分区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中,孩子会通过各种生活经验,如玩玩具、爬行、吃东西、拍手等,逐渐学会左右协调配合,并可以跨越身体中线进行活动。这样,慢慢形成自己的“优势脑”,这个“优势脑”对应的一侧手就逐渐成为了惯用手。孩子左右利手的形成,更多时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接下来人们会探讨一个问题:“左撇子”的孩子是否更聪明?其实左手一般受右脑控制,右脑又被称为艺术脑、图像脑,具有更强的形象思维、创造力和记忆力。左撇子通常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艺术天赋。右脑对方向感的掌控很强,所以左撇子反应速度较快,在许多体育项目中会占据一定优势。但目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左撇子”更聪明。左右手孩子的总智商并无差别,只是各自的优势不同而已。

最后我们讨论一个问题:是否需要纠正孩子的左手习惯呢?很多人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习惯,但我的观点是:要纠正。如果孩子到了上学时还没有形成右利手,在这个以右利手为主的环境中,他的书写、运动、平衡、协调等方面都会面临困难,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纠正”不是“强制改变”。在3-4岁这个关键期,生硬地改变孩子的用手习惯可能会造成语言中枢混乱,引发语言表达和阅读障碍。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使用左手的同时多多鼓励他活动右手例如用游戏等方式进行双手训练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尝试惯用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