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厂都要上夜班
农村人对夜班生活早已习以为常。自上世纪90年代起,许多农随着时代的脚步走进城市,走进工厂,他们便开始了早、中、晚“三班倒”的工作模式。
在早班和中班之间切换时,身体或许还能承受。然而一旦到了晚班,当身体本能地要求休息时,夜班的辛苦便显现出来了。长时间的工作,对身体的影响不容小觑。
尽管现今生活品质有了显著提升,夜班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大多数工厂依然采用“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许多农依旧在工厂里辛勤劳作。近年来,不少年轻人选择离开工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无法忍受夜班的辛苦。长时间的工作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即使睡眠充足也难以恢复活力。
那么,既然夜班的辛苦如此明显,为何工厂还要安排职工上夜班呢?实际上,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套生产线设备的购置成本极高,往往涉及数百万元甚至更多,这会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为了购买这些设备,许多企业不得不借贷资金,延长还款期限意味着更高的利息负担。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实现利益最大化,老板们自然希望生产线能够24小时运转,这就需要设置三班制,必然包括夜班。
工厂运营存在淡季和旺季之分。淡季时,员工加班成为一种奢望,收入也相对较少。然而到了旺季,随着上下游厂家订单的增加,工厂为了赶工,不得不招揽更多员工,并采取两班倒的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无法交货,将面临赔付违约金的风险。
工厂的用电成本非常高,相比居民用电,工厂的电费几乎高一倍,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节省用电成本,许多企业更倾向于在夜间启动机器。毕竟,许多城市实行峰谷电价,夜间用电成本较低,企业自然倾向于安排职工上夜班,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效益,只是职工们需要承受更多的辛苦。
一些工厂如钢铁、纺织等需要连续不断的工作,中断生产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以纺织企业为例,机器24小时的运转才能持续生产布料,供应市场或下游企业。一旦纺织机暂停运转,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些工厂安排夜班也就不难理解了。
长期夜班的辛苦是显而易见的,会导致皮肤衰老、免疫力下降、情绪容易波动以及心脏负荷增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尽量避免夜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