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功的人多胆大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面对挫折时逆商极高,越挫越勇;而有些人却极度胆小,害怕失败。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前者采用的是成长型思维,后者则倾向于固定型思维。
对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来说,「失败」并不算什么。他们将其视为一种「学习」或「尝试」,看作是成长的养分和垫脚石。他们真正理解「失败为成功之母」的含义。
这类人深知,无论是智力还是技能,都是可以培养和提升的。他们相信,通过科学的训练、努力的学习以及持续的实践,人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技能也会越来越熟练。智力测试的创世人阿尔弗雷德·比奈认为,最初的聪明并不等同于最终的聪明。这说明了先天因素固然重要,但后天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大。
而对于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来说,「失败」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会摧毁他们在该领域的自信。一旦失败,他们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他们往往害怕失败,做什么都畏手畏脚。而且一旦遭遇失败,他们可能会选择推卸责任,通过指责他人来维护自尊。
固定型思维也有其优点。它能帮助人认清自己的不足和优势,知道自己的能力上限。但需要注意的是,凡事都得有个度,固定型思维一旦过度,可能会让人无法适应变化,甚至一蹶不振。
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都有其局限性。成长型思维可能过于乐观,认为一切都可以改变,而忽略了自己的局限性;固定型思维则可能过于悲观,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无法改变。
我们的大脑往往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表现出成长型思维的特点;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可能又表现出固定型思维的特点。我们应该认清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并规避其局限。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和讨论交流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