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指南针不叫指北针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于使用过指南针的朋友们来说,都会注意到它的指针一头涂成红色,另一头则是蓝色。实际上,我们一般注视的是那红色的箭头,但它所指向的并非南方,而是北方的方位。
这种现象似乎有些令人困惑,为何指南针指向北方却被称为指南针而不是指北针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与我国古人的天文知识有关。我国古代人们常常依赖观察北极星来识别方向,但在夜晚无星的情境下,就需要一种更为可靠的导航工具,于是指南针应运而生。
说起指南针,不得不提及其前身——司南。司南的形状犹如一个大勺子,其设计灵感源于北斗七星。由于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位置关系固定,找到北斗七星即能找到北极星。而司南的勺柄原本指向南方,因此后续发明的指南针,继承了司南的名称和功能,便被称之为“指南针”,人们知道通过找到“北”的方向就能确定“南”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古代,“南”代表“阳”,“北”代表“阴”,人们以阳为尊。比如古代皇帝的宫殿布局,往往是门窗朝南,皇帝上朝时也是背北向南而坐。古人用“指南针”来指代指北针,也是为了图个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