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东西耳朵响?这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么个秘密!


“嚼东西耳朵响”,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只是个普通的生理现象,但其实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叫做“耳咽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ETD)的秘密。

我们的耳朵、鼻子和喉咙是通过一个叫做耳咽管(或咽鼓管)的通道连接的。这个通道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中耳腔内的压力,使其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从而保证正常的听觉。当我们嚼东西、吞咽、打哈欠时,耳咽管会自动打开,让中耳内的空气与外界交换,以维持压力平衡。

如果在咀嚼时耳朵发出响声,通常是因为耳咽管在打开时,中耳内的空气迅速被吸出或被咽下的空气进入,导致压力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砰”或“咔哒”的声音。这本身很多时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尤其是在飞机起降、海拔变化或感冒时。

然而,如果这种响声频繁发生,或者伴随有耳朵堵塞感、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就可能暗示着耳咽管功能障碍。这可能是由于耳咽管的结构问题、肌肉功能失调、炎症、过敏、鼻窦炎、扁桃体肥大等原因引起的。

耳咽管功能障碍如果长期存在,可能会影响听力,甚至导致中耳炎等并发症。因此,如果频繁出现咀嚼时耳朵响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耳鼻喉科医生进行检查和评估,找出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张口呼吸、保持鼻腔通畅)或手术治疗等,以缓解症状,保护听力健康。所以,下次再嚼东西耳朵响时,不妨留意一下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