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旧手机里有黄金
近年来,贵屿镇的电子拆解行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为了守护赖以生存的环境,他们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究竟“电子垃圾第一镇”是如何实现“脱胎换骨”的呢?
贵屿镇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的“电子垃圾第一镇”的呢?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委会的专职副郑金雄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故事。他提到,贵屿原本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涉足收购废塑料和废旧电子电器。当时,大街小巷的门店和门口堆满了这些废旧物品,使得许多外地朋友对贵屿感到恐惧。由于缺乏必要的治理设施,拆解过程对贵屿的水体、土壤和空气产生了严重影响。
那么,如何将旧手机变废为宝呢?郑金雄副为我们详细解答。他举例说,贵屿镇会将收到的手机送到拆解车间进行拆解,从中提取出铁、铝、塑料等有价值的物质。接下来,通过专业的方法拆解线路板,拆下具有使用功能的电子元器件,并提炼贵金属或提取线路板中的铜。
以一家拆解户为例,他们一天可以拆解约3万台手机。令人惊讶的是,一个普通的芯片中可以提取出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这个行业。在早期无序拆解的年代,曾试图取缔这种行业,但面临着来自老百姓的抵触。通过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并加强监管,逐渐取得了拆解户的认同。园区内的管理得到了规范,使得在短短四年内,水体、空气和土壤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贵屿镇的拆解户代表陈宏雄也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在贵屿从事拆解工作已有数十年,见证了镇上的变迁。刚开始时,他在家中进行拆解,缺乏环保设施,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进入园区后,他感受到了园区的优势并逐渐适应。园区内的信息更加灵通,货源更加充沛,还省去了采购的麻烦。
贵屿镇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规范管理,成功实现了从“电子垃圾第一镇”到环保典范的转变。他们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借鉴,展示了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