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房地产是蓄水池


探讨货币完成其使命的过程与物价关联分析

让我们先来理解货币是如何发挥其职能并走入流通领域的。《资本论》对此有所揭示:并不是商品,它通过两种方式进入流通领域。

会直接通过印制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这种方式下,更像是一种税收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无偿获取商品。历史上,如当年的就曾采取这种方式,但这有可能引发物价上涨。

而在当代,货币更多地通过外汇储备的方式进入市场。比如,国人在国外赚取外汇后,会选择到商业银行兑换币,商业银行则将这些外汇交给央行换取币,这样央行就拥有了外汇储备,并推动货币流通。

方式也是货币流通的重要途径。央行发行货币并贷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将这些资金通过提高利率贷给企业和个人。这种方式使得货币在需要时才进入流通领域。举个例子,当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如果自有资金不足,才会选择向银行,从而促使货币流通。但如果消费者资金充足或没有购买需求,那么货币就不会进入流通领域。

近年来,很多人认为物价上涨是因为货币发行过多导致贬值。确实,货币流通量与物价有着密切关系。但如果只看到房地产作为蓄水池的作用,而忽略了货币流通的实际需求,则是片面的看法。实际上,当商品房销售额增加时,大部分资金会用于偿还、支付建筑成本和土地费用等,只有一小部分资金会暂时留在流通领域。这部分资金的大小与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有关。即使没有房地产这个蓄水池,只要货币流通需求控制好,物价不一定会上涨。反之,如果货币流通需求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物价波动。“今年物价上涨是因为房价涨不动”的观点并不准确。我们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货币流通与物价之间的关系,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