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湘西银饰那么贵


湘西的神秘宝藏:战国四眼玻璃珠与银饰工艺的传承

湘西,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总能引人无限遐想。

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吗?那依水而建的吊脚楼,孤舟泛起的碧绿河水,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也许你还联想到电影中的“赶尸”与“巫蛊”,守护着客死异乡的家人,归于温情。

提及湘西,人们总会想到许多词汇:淳朴、善良、好客……但若只能选一个词来总结,那必定是“神秘”。

近日,一场探寻神秘湘西的旅程在吉首市湘西高新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州博物馆(简称湘西州博物馆)展开。这里,浓厚的少数特色给人一种独特的韵味,走进博物馆仿佛走进了人间烟火的世界。

湘西州博物馆馆长唐宏吉透露,其实这种玻璃珠起源于西亚,当地人对眼睛的崇尚使其制造出了眼睛纹的玻璃珠。春秋时期,它通过贸易传入我国,在楚地被发扬光大。当时的湘西处于楚国境内,带有眼睛图腾的玻璃珠成为当地的珍宝。而楚国王公贵族对蜻蜓眼珠的喜爱更是达到了极致,将其应用于衣服、珍贵器物的装饰,甚至葬具的装饰。

除了玻璃珠,湘西的银饰也是博物馆的一大亮点。主要生活在湘西的苗族和土家族两大少数,由于长期的交通闭塞和对外交流不顺畅,其原始文化和风俗得以保留。在博物馆内,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金银饰品,其中明镶红宝石五层菊花头金簪尤为引人注目。

银饰师傅们用精湛的技艺在银饰上作画,将游龙飞凤、花鸟虫鱼等图案融入其中,不仅让银饰成为湘西当地人的精神和寄托,也成为神秘湘西的一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