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广东话怎么说
如果你留意过广东话的词汇,相信你一定发现其中有很多看似复杂的汉字。这些字看起来就像普通的汉字,但在普通话中却较为罕见。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这些特殊的字。
简单来说,粤语文字仍然基于汉字。与普通话中常见的汉字相比,粤语中的汉字更像是从常见的汉字库中扩展而来。值得注意的是,粤语字主要用于书写口语表达或口头说法。在正式场合,广东话母语者更倾向于使用书面语汉字,即我们称之为“通用汉字”的书面语来写文章。
除了粤语,汉语族的其他语言也有各自特殊的汉字。比如上海话中的“侬、㑚”,闽语中的“齆、怹”。这些特殊字在对应语言中很常用,但汉字库是一种通用“库”,并不意味着特殊字在其他汉语中不会出现,只是发音不同而已。例如,“佢”在广东话中是最常用的字之一,意为“他或她”,读作keoi5。但在普通话中,这个字的读音变为“qú(qu2)”,同时在上海话中也可能用作“渠”字的简化书写。
粤字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新造字,按照传统《六书》规则,根据粤语单词的发音和含义创造。例如,“冇”是在“有”的基础上减去笔画而来,“电梯”在粤语中的音译创造了汉字“lip1”。第二类为古字,属于现代普通话或口语中较少使用的汉字。如“攰”意为“疲倦”。还有一些汉字在粤语中的含义更为丰富,如“听”不仅表示听,还衍生出更多表达方式。第三类类似于日语中的训读,即用与汉字引入时相符的日语本义来读汉字。广东话中也有类似现象,如“孖仔”意为双胞胎。第四类是借字,广东话引进了某些字以匹配其发音。借字经常获得与原意无关的新含义。
还有一种特殊的字大多用于地名,如“圳、涌、塱、滘、漖”。这些字在电脑汉字库中可能难以找到,因此有时会用其他字代替。例如,西朗站中的“塱”字,早期因电脑无法显示而使用与粤语发音相同的“朗”字代替。直到字库扩充后,才使用正确的字。
那么,我们如何接触到粤语字呢?基本上,粤语字只出现在口语的书写中。我们在社交媒体平台,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评论中,最常看到这些字。在粤语互联网论坛或粤语BBS上也能看到粤语字符。
至于小说,据我了解,很少有作家使用粤字来写小说或网络小说。虽然偶尔可以在网络小说中看到粤字,但数量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粤字主要用于书写粤语口语,而写作时更多使用书面语汉字。